第二诫:合神心意的敬拜 - Jul 17 2022
Preacher: James Li Series: Exodus 出埃及记 Topic: Ten Commandments 十诫 Scripture: Exodus 20:4–6
-
这是十诫系列证道第二诫——《合神心意的敬拜》
-
在这条诫命中,上帝吩咐我们,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跪拜任何的像。这看上去似乎是说不可跪拜巴力,不可跪拜埃及的神明、不可跪拜迦南地的神明,其实这些内容已经包含在第一诫当中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除了敬拜耶和华上帝,以色列民不能再敬拜任何其它的神,因为唯有耶和华上帝是真神。第二诫的重点不是在禁止以色列人敬拜假神,乃是禁止以色列人用拜假神的方式来拜真神。
-
回到当时的背景,当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埃及生活了四百年的时间,他们已经长时间浸泡在偶像崇拜的习俗中。埃及人拜许多的神明,他们几乎都是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来代表他们所拜的神明;他们用鹰头代表火烙(Horus)神,用豹头代表安比(Anubis)神等等;任何动物都可能成为埃及人膜拜的偶像。他们心中有种强烈的欲望,就是将自己的信仰、将所敬拜的神,用肉眼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第二诫当中,耶和华神正是在明确地禁止以色利人,将祂雕刻成任何受造之物的形象。
-
然而,正是在摩西上山领受上帝诫命的同时,以色列百姓在山下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在出埃及记32章百姓跪拜金牛犊。当时亚伦作为大祭司,带领以色列人铸造了一只金牛犊,然后亚伦教导百姓们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 他们将眼前的牛当作拯救他们的耶和华神,将不能朽坏的神的荣耀变成了必朽坏的受造之物的样式。他们已经走出埃及,但是还是按着埃及的方式敬拜。人的内心就是这样乖僻。我们永远不应该按着我们的意思任意而行——这是对上帝极大的僭越。我们实在需要在神的话语中受教,按着祂所吩咐的方式来敬拜。
-
关于敬拜,上帝给予我们什么教导呢?
-
在这条诫命中,上帝吩咐我们,正确敬拜的原则——“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上帝禁止祂的百姓雕刻上帝的像,不能在敬拜中使用这些像。第二诫也清晰地列举了上帝所禁止的一系列的偶像,比如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天上、地上、地底下——这囊括了所有的受造之物,上帝不允许以色列人使用任何受造界的形象来代表祂。耶和华神,是天地之间至高的主宰,祂是万物的创造者,以无穷的大能在护理着所有的受造之物。人们要用什么来代表上帝的荣美呢?一旦人们尝试描述上帝拥有某种形体时,神的无穷荣耀便被这亵渎的举动给败坏了、祂的绝对完美就被玷污了。人们已经在限制上帝的大能、在亏缺祂的无穷荣美、在大大折损祂的无限崇高。
-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条诫命,在此有必要向大家讲解解释十诫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十诫的两面性原则。这个原则有几种不同的称呼,有时候也被人们称为反面性律法、或对换性律法。简单来说,就是十诫的每一条都兼具积极性和消极性。若是有一项是提出的义务,人们应当积极地遵行,那么就会对应一项被禁止的罪。反过来,若是有一项是被禁止的罪,那么就会有一个相应的义务。
-
在十诫中有很多的“不可”——比如 “不可雕刻偶像”“不可偷盗”“不可杀人”“不可作假见证”等等,这些“不可”听起来似乎非常负面,但是这些禁止的背后也暗含着它的正面教导。当一个诫命判定某个行为是罪的时候,与此同时,它也肯定一个具体的行为是善。比如,第三诫禁止人妄称耶和华的名,但是这个诫命不仅仅是不让我们错误地使用上帝的名,还包含了让我们要尊荣、敬畏上帝的名。同样的,禁止杀人也要求我们爱护人的生命;禁止偷盗也要求我们慷慨地施舍。这才是律法真正的精神。认识到律法的两面性,可以防止我们只是按照律法的字意来遵行律法,而忘记了它全面性的教导。因此,当我们看到每项禁止的诫命的时候,同时也在教导我们当尽的责任。
-
当我们弃绝错误的敬拜,目的乃是要持守正确的敬拜。因此,第二诫也在正面吩咐我们,我们有责任遵行神在圣经中所启示的对祂的敬拜方式,要保持纯全,在崇拜中我们读经、证道、聆听神的话、奉献、参与侍奉、也定期地施行和接受圣礼,以上这些方式都是圣经教导我们敬拜神的方式。
-
然而,在以色列的历史中,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到错谬的崇拜中,他们在前不久看到上帝大能的作为,祂胜过埃及所有的神明,但是转眼之间,他们就用将这位上帝雕刻为金牛犊的形象。后来,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有为君王叫耶户。耶户这个王怎么样呢?这个人有些复杂。圣经先是称赞耶户废除了巴力崇拜,把异教徒耶洗别杀死(王下9:30-37),他也使用一个计谋,将巴力的先知聚集起来,把他们全部杀死。圣经称赞耶户最终的得胜——“这样,耶户在以色列中灭了巴力”(王下10:28)。然而圣经却接着说:“只是耶户不离开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就是拜伯特利和但的金牛犊” (王下10:29)。耶户既然连巴力都灭绝了,把以色列境内的偶像废除了,他为什么还保留了伯特利和但的金牛犊呢?
-
圣经里说到耶户这样做是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的罪。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犯了什么罪呢?在列王纪上12章记载耶罗波安离弃神,当时他作为北国以色列的领袖,他惧怕百姓仍然去南国犹大的耶路撒冷敬拜神,于是他就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众民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 有时候历史就是惊人的相似,这与几百年前亚伦的做法如出一辙。耶罗波安铸造了两个偶像,让百姓们以此来敬拜拯救他们出埃及的神。王上12:30 说:“这事叫百姓陷在罪里。” 以色列百姓屡次犯罪跌倒,他们为自己雕刻偶像,他们跪拜这些像。整个以色列的历史都是我们后世人的鉴戒,我们需要在敬拜上格外的谨慎,要弃绝以各种新奇的方式、新的发明来敬拜神,我们不能接受任何圣经教导以外的崇拜方式。
-
人心的诡诈正在于,人们总是寻找各种不同的理由雕刻上帝的像,并且向着这些人手做的像跪拜。有些教会中使用大量的雕像和绘画,并且让信徒向着这些像跪拜并祷告,并会解释说这些像是文盲的教科书,他们看不懂文字,无法阅读圣经,当他们一看到这些像,就可以帮助他们敬拜神。然而,不要让我们忘记,当上帝赐下十诫的时候,以色列百姓都还是奴隶,他们更是没有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帝明确禁止使用任何的像。
-
因此,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其中有一项就是废除圣像的使用。在改革宗的教会中我们不再使用任何的像,上帝既然选择使用文字向我们启示祂自己,祂赐给我们的是66卷的圣经,而不是任何的图画或雕像,那么我们就应当殷勤地查考圣经,而不是沉迷于肉眼可见的任何代表上帝的事物。
-
这条诫命带有什么警告和应许呢?
-
“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因为耶和华是我们的神,祂有权柄向我们发出命令和吩咐,祂不允许我们使用错误的方式敬拜祂。“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让我们在这里看到,不遵行上帝的命令,就是恨上帝的,而遵守上帝诫命的,就是爱上帝的。我们对上帝的爱不是在言语上,而是在行动上,唯有遵行祂话语的人,才是真正爱神的人。
-
“恨我的”,不遵行上帝诫命的,与上帝为敌的人,这些人要面临的可怕后果就是,“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这是非常严厉的警告!在这里,你心里是否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有恨上帝,上帝要追讨他的罪,甚至到他的儿子、孙子,直到三四代。这些子女因为父辈的罪而受到惩罚,这样的咒诅是否公正呢?绝对公义的上帝怎么可能因着别人的犯罪而惩罚另一个人呢?
-
DA卡森解释说,人犯罪的后果,尤其是严重的犯罪,往往会影响很多人。如果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仅仅是靠近而已,尚且都会受到这么严重的影响,更何况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呢?孩子耳濡目染,上梁不正下梁歪,于是某种特定的罪的咒诅往往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人,在家族中蔓延。
-
因此,上帝并非不公义。面对上帝的审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罪负责。圣经新旧约都肯定这一点。以西结书18:20a:“唯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儿子不必担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 启示录20:12 “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上帝在这一诫命中发出的警告让我们看到犯罪的严重后果,父辈恨恶上帝,悖逆顶撞神,这样的罪很可能在他的子孙中继续重复。因此,第二诫没有任何的不公正。
-
上帝的话语不是停留在咒诅,而是祝福。上帝记念那些遵守他的诫命,真实爱他的人。上帝的应许比先前的警告更加强而有力,惩罚是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然而神的应许的祝福却是直到千代。什么是直到千代呢?当我们说到“百货商店”的“百货”的时候,并不是说商店里只有一百种货物,而是指到丰富。千代是指到永永远远!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往往是砍断咒诅的锁链,介入到人的历史中,以祂的大能扭转人的脚步,让一个不认识祂的家庭悔改归入耶稣基督的名下。
-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谨慎,不要让我们将上帝的祝福持续到千代,当做一个理所当然的天然保障,“无论如何,上帝总会祝福的”。信主家庭中的每个子女,都需要自己在信心中来领受神的祝福。我们在位所有做父母的,我们非常看重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我们当中做父亲的,你作为家庭中属灵的领袖,在筹划家庭未来的时候,应当对第二诫的关注超过对孩子教育、上补习班的考量。一个男人若不专心爱上帝、不遵守上帝的话语、不用正确的方式敬拜上帝、不将上帝当得的荣耀归给上帝,那么他犯罪的后果很可能会延续到好几代人;但是一个人若是真诚地爱上帝、遵守祂的话语,他会看到上帝的祝福伴随着他的子子孙孙。
-
这条诫命对我有什么提醒呢?
-
当保罗走在雅典城的时候,他心里非常焦急——因为他看到满城都是偶像,甚至包括未识之神。保罗在布道的时候,就向人宣告说:“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即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徒17:24-25)。因此“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vv29)。真神上帝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而把上帝刻在木头、石头、或金银上面,就是造了一个假神,把无限的神降为受限制的神,把看不见的神变为看得见的神,永活的神变成死的神,偶像崇拜是人按着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上帝,这是对上帝极大的亵渎和冒犯。
-
我们已经生活在21世纪,偶像似乎只是出现在博物馆当中,我们已经没有偶像了。真的是这样吗?加尔文曾说:“人心就是偶像制造工厂。” 我们总有一种倾向,就是按着我们想象的方式,不断塑造一位上帝,直到上帝完全在我自己的掌控当中。你正在制造偶像吗?这好像很难回答。有这样一个判断的标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敬拜有形的像,而不是聆听上帝的话语,那么就是在制造偶像。敬拜有形的上帝尝尝会妨碍人听上帝的声音,因此,上帝在西奈山上没有用任何具体有形的方式显明祂自己,而是通过可听见的声音。这里让我们看到上帝启示给我们敬拜祂的方式——上帝要让我们听到祂、而不是看到祂。
-
我们生活在视觉发达的21世纪,屏幕不只是挂在我们家的墙壁上,甚至已经握在我们的手上,戴在我们的眼睛上。因此有教会领袖会说,我们应当转变敬拜的方式,用视觉传递的信息取代人们对道的聆听。但是这其中有巨大潜在的危险,就是很可能会导致偶像崇拜。尼尔波滋蔓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曾这样说:“有些媒体特别喜欢报道某些内容以期引领一种文化潮流,我年轻时研读圣经就发现了这种观念的影子。我特别参看十诫,其中第二诫严禁以色列人造任何实在的形象...以色列的上帝只存在于道中,只透过道与人交流,这是一种空前的概念,要求人以最高层次的抽象思维来认识祂。因此,为上帝塑造图像是一种亵渎,这种做法会在文化当中塑造一种新的神。我们所处的时代,正试图把“以话语为中心”的文化,转变成“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我们要仔细的思考摩西的命令,才能让我们得益处。”
-
在敬拜中使用图像,这会分散我们对上帝话语的专注,会搅乱真实的敬拜。在这个崇尚视觉的年代里,让我们更加警醒,不是期待着“看到上帝的像”,而是回到“聆听上帝的道”。
other sermons in this series
Dec 11
2022
救恩出于耶和华 - Dec 11 2022
Preacher: James Li Scripture: Exodus 1:1–22 Series: Exodus 出埃及记
Nov 27
2022
律法颁布之后 - Nov 27 2022
Preacher: James Li Scripture: Exodus 20:18–21 Series: Exodus 出埃及记
Oct 30
2022
第十诫:不可贪恋 - Oct 30 2022
Preacher: James Li Scripture: Exodus 20:17 Series: Exodus 出埃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