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8, 2020

和平君王 - Dec 18 2020

Preacher: James Li Series: The Gospel of Luke 路加福音 Topic: Christmas 圣诞节 Scripture: Luke 2:10–11

  • 我们即将要度过的2020年,这其中有太多的事情发生。在新冠疫情严峻的挑战之下,全世界的人都带上了口罩,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之下,人心深深被恐惧所捆绑;种族间的隔阂也越发凸显,不同的观点在激烈的碰撞,社会上充斥着带有暴力的言论,动荡不安随时可能会再次发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重新组合,国际间紧张的局势也日益尖锐,战争一触即发;这是一个被严重撕裂的社会,这是一个充满着纷争与不安的世界。

    • 无论是打开报纸、打开手机、打开电视,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坏消息。即便偶尔听到好消息,比如新冠病毒有了疫苗、找工作得到了offer、科研有了成果、生意有了起色、身体恢复健康等等,但这样的好消息就犹如含在嘴巴里的糖果,融化之后就不再感到甘甜。

      •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快乐总是短暂的”,换言之,好消息总是要过去的。

      • 在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哪件精彩的事情,有哪个的好消息,每当你想到的时候,无论过了多久,你都会满怀着期待,心中充满了盼望呢?

        • 在箴言书26:25那里打比方说:“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 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瓶装水唾手可得,恐怕很少有口渴的经历。在以前社会的人,他们出门远行的时候,通常只能用皮囊装水,由于干旱喝太阳的暴晒,他们在路途中需要忍受极度的干渴。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清凉的泉水,那是一件多么欢喜快乐的事情。那个水是甘甜的,那种清凉让人感到非常舒爽,那种满足让整个人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 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好消息,让你永远不再干渴呢?好像没有,你已经经过很多的好消息,考上大学了,这是好消息;找到工作了,是好消息;进入婚姻了,这也是好消息;孩子出生了,是好消息;买到房子了,也是好消息;但这些好消息没有一个让你的心灵不再渴,这所有的事情,没有一个不被尘埃覆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都黯然失色了。

      • 然而,有一个从天上而来的好消息,它胜过了所有的这个地上的好消息,没有任何的好消息比它持续得更长久,这个从天上而来的好消息已经传了两千年,从公元第一世纪一直传到二十一世纪。也没有任何的好消息比这个好消息传得更广更远,这个好消息从巴勒斯坦地区传到了欧洲、传到了美洲、也传到了亚洲,传给了万国万族的人,传给了不同肤色的人,传给了不同群体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世界。这是怎样的消息呢?让我们来看路加福音2:10-11的经文

[]路加福音2:10-11 天使对牧羊人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耶稣。”

  • 当我们听到“大喜的信息”、“救主”这些词汇的时候,如果你还不是基督徒,或者在你信主以前,你会感到非常陌生,因为这些并不是我们的日常用语,好像只有在教会当中,在我们所读的圣经当中,才会使用这些特定的词汇。但是,在当时第一世界的罗马社会,人们对这些词汇一点都不陌生。

    • 比如:当凯撒登基作皇帝时候,就会有传令官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去往各个地区,向人们报告好消息——就是Gospel——让所有人都知道,有新的王已经登基了,你们都快乐欢呼吧!在路加福音2:1出现的“凯撒奥古斯都”这个君王,他更是被人称为世界的“救主”。罗马帝国用残酷的军事行动,成为横跨亚非欧的超级大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所有被它所征服的人,只要向凯撒效忠,他的性命就能够得到拯救和保护,只要他们顺服罗马,就能够过上小康生活,就能够有平安。

      • 但是,让我们来问,罗马皇帝现在在哪里呢?在坟墓当中。罗马帝国在哪里呢?在博物馆当中。若罗马皇帝尚且不能救自己的生命,他又如何能拯救别人的生命呢?若罗马帝国尚且无力扭转自己灭亡的命运,又怎么能够成为世界的救主呢?

  • 但有一位真正的救主,祂是唯一的救主;也有一个真正的好消息,也是人世间唯一的好消息。这个消息不是地上的传令官快马加鞭传递的,而是天上的使者在荣光之中向人宣告的。这位救主不是在亚当里,不是出生在罗马城,而是上帝的独生子,祂降生在大卫城。就如同天使所报告的:“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这位君王不同于世上任何的君王,这位救主也不同于任何的凯撒。

    • 凯撒通过杀戮别人,从而得到他的臣民;而耶稣通过被杀戮,从而挽回了他的百姓;凯撒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一生,但被他征服的犹太人却是生活在沮丧、压抑、恐惧、和痛苦之中。而耶稣离开天上的宝座,撇弃自己的荣耀,但被他的爱所征服的你和我却得着了丰盛和满足。凯撒使用十字架,使所有敌对他的人都不得好死,但耶稣却走上十字架,使祂的仇敌成为他的朋友。你还记得有首赞美诗叫《耶稣恩友》吗?歌词是这样写的:“耶稣是我亲爱朋友,担当我的罪与忧愁”

      • 这位降生在大卫城里的救主,他是和平的君王,他是耶稣基督。这世界以各样的好处引诱你、收买你,但惟独是要让你赔上自己的灵魂。而耶稣呼召你要不惜一切代价跟随他,因他要以生命来换取你的死亡,他要以祝福来换取你的咒诅,他要以自己被父神离弃来代替你与神的隔绝。这位和平的君王将Shalom赐给你,祂成就了神与人之间的和睦,祂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平。这岂不是我们各位在西北堂所蒙受的最大的福分吗?在今年的圣诞节崇拜聚会中,让我们共同来默想这位救主,他是和平之君,他带下了属天的平安。

  • 已经逝世的里根总统,他在纪念二战胜利40周年的演讲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平安夜。那个时候,欧洲战局已经出现逆转,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德军发起反攻,德军节节败退。但希特勒不甘失败,在12月16日,也就是圣诞节的前8天,希特勒命令德军在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发动一场战役,突袭盟军,切断盟军供给线,迫使盟军谈和。

    • 这是二战中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整个战役进行了一个多月,双方伤亡惨重。德军伤亡人数达10万,盟军伤亡8万多人,其中美国士兵占95%以上,是美军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这个故事发生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

      • 有一名叫伊丽莎白·维肯的德国妇女,她在城里的住处和她的店铺在盟军的轰炸中被摧毁。为了逃避战乱,她就带着12岁的儿子福瑞斯,住在森林深处的小木屋当中。在平安夜的时候,这母子二人盼望着家里的父亲回家团聚,但由于大雪封山,恐怕他们等不上了。

      • 但突然,小木屋门前传来了一阵梆梆的敲门声。家里的孩子以为是父亲回来了,但开门一看,有两名戴着钢盔的士兵站在门前,还有一名受伤躺在雪地上,伊丽莎白意识到这是作战的美国士兵。

      • 原来,这三人是美军第8师第121步兵团的士兵, 他们在暴风雪中与部队走失了,他们一面躲避德军的追击,一面寻找自己的阵营,他们已在森林徘徊了三天三夜,饥寒交迫,身上满是冻伤。其中一个美国兵大腿中弹,失血很多,能否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 伊丽莎白虽然听不懂英语,但她明白美国士兵的意思。沉默了一阵后,伊丽莎白请他们进屋。她将伤兵安置到小弗瑞斯的床上,将床单撕开做成绷带为伤兵裹伤。她让儿子去弄一桶雪,为冻伤的士兵揉擦手脚,又让他去把鸡捉来杀了,另外多拿6个土豆做圣诞晚宴。

      • 不久,小木屋便弥漫着烤鸡的香味。与此同时,伊丽莎白发现她可以和另一位美国兵用法语交流,紧张的气氛立刻缓和下来。

    • 不一会儿,又传来梆梆的敲门声。弗瑞斯开了门,结果发现4名德军士兵站在门口。他们也是与自己部队走失,在森林中迷了路,希望在这里住一晚。伊丽莎白说,“欢迎进来暖和身子,也欢迎和我们共享圣诞晚餐,不过我们还有其他客人,这些人不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容纳他们。”德军的下士马上警觉地追问,“里面什么人,是美国人吗?” 伊丽莎白问答说是,说,“今天是圣诞之夜,谁也不准在这里开枪,请将武器放在门外。”德军下士盯着伊丽莎白的眼睛,过了一会儿,放下武器,走进小木屋。

      • 小木屋内的美国大兵顿时紧张起来,连忙掏枪。一名叫拉尔夫•布兰克的士兵已经亮出了手枪,准备射杀进门的德军,但伊丽莎白喝住了他们。她用法语说了同样的话,“今晚是平安夜,不准杀戮,把枪给我。”伊丽莎白从布兰克手上收缴了他的手枪。

      • 她安排狭路相逢的敌对士兵坐在桌前,因为房子狭小,美国士兵和德国士兵不得不紧紧地挤在一起,肢体碰触,气氛仍然紧张。他们彼此提防着,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伊丽莎白面带微笑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忙来忙去准备圣诞晚餐。

    • 晚餐端上了桌,伊丽莎白开始做饭前祈祷,她含着眼泪祷告说,“感谢主的恩典,让大家能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这个圣诞之夜我们承诺不分敌我,友好相处,分享这顿并不丰盛的圣诞晚餐;我们祈祷尽早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让大家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乡。”

      • 话音未落,士兵们已泪流满面,他们为伊丽莎白的祷告深深打动,战场上结下的仇恨已经烟消云散,心中向往着家乡和亲人,充满着对和平的期待。随后,曾相互殊死厮杀的7名士兵在一个屋檐下同床共眠,温暖舒适地度过了平安夜。

      • 第二天早上,伊丽莎白给美国伤兵喂了鸡蛋汤;德国下士用地图告诉美国兵他们阵营所在的地方,并特意告诉他们不要去蒙夏镇;因为德军已重新占领该地区,去那里等于自投罗网。德国兵还做了一副担架,给美国伤兵使用。双方再三感谢伊丽莎白和弗瑞斯之后,握手告别,朝不同方向离去。

  •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1958年,弗瑞斯,就是这个家中的小孩子,结婚并移民到夏威夷开了一家比萨饼店。在美国朋友的敦促下,他把这个经历写了出来,投稿给《读者文摘》发表。

    • 1995年,美国电视节目《未解之谜》将他的故事作成视频播出。不久,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镇一家养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未解之谜》,他那儿的一名二战老兵多年来也在讲述同样故事。

    • 很快,相隔50年后,弗瑞斯和拉尔夫再次见面。二人相拥,喜极而泣;弗瑞斯2002年过世。同年,好莱坞出品了一部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片名叫做《寂静的夜》。

      • 谁能够让盟军和德军在同一个屋檐下同床共眠呢?不是希特勒也不是麦克阿瑟,而是我主耶稣基督;谁能够将罪人——我们这些与神为敌的人——带到上帝的面前蒙恩惠得怜悯呢,唯有基督的舍命流血,唯有我们的救主——这位和平之君——降生在马槽中的耶稣。

      • 快来朝拜他吧,当你扣门的时候,他就给你开门,当你寻找的时候,就必能寻见他。你绝对不会错过的,因为你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被放在卑微的马槽之中,这就是记号了。

other sermons in this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