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确凿性

pexels-joshimer-binas-1769396-5727809

很多人在接触基督教信仰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多的思考,一方面他们觉得需要找到信仰,因此他们尝试了解基督教,但一方面又觉得基督教是西方的文化、是教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是具有流动性的,是会改变的,因此他们常常对基督教的信仰持怀疑的态度、觉得基督教不是完全可信的。这种怀疑态度甚至也出现在教会内部,在渐渐地侵蚀基督徒信仰的根基。有些学者会怀疑说,圣经所记载的这些神迹奇事都是真的吗?圣经中难道没有任何的错谬吗?当基督徒经历磨难的时候,人们会在怀疑中追问说,上帝真的会在乎我、垂听我的祷告吗?我的罪恶上帝会完全赦免吗?我已经真实地被上帝拯救了吗?这样的怀疑很可能会导致人的不信,John Updike(约翰·厄普代克)在他的小说In the Beauty of the Lilies《圣洁百合》,开篇描述了一位教会的牧师放弃基督教信仰,怀疑一直在困扰着他的灵魂,然后有一天他的信仰就完全消失了,约翰·厄普代克是这样描述说:Clarence Arthur Wilmot 克莱伦斯·亚瑟·威尔莫特牧师在位于直街和百老汇街角的第四长老会教堂的牧师住宅里,感到自己最后的信仰也离他而去。这种感觉非常明显—— 一种发自内心的屈服,一串黑色的闪闪发光的气泡向上逸出……他的思想以水银般的速度滑入了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接受的认识,那就是……没有……上帝,也不应该有。克拉伦斯的思想就像一只有很多条腿但没有翅膀的昆虫,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地 爬上光滑的墙壁;现在,一股突然不耐烦的水流把它冲进了下水道。没有上帝。

即便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基督教信仰,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以上的情况。因为我们的信心有某些艰难的时刻,也会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动摇。教会历史上很多基督徒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称之为“灵魂所经历的幽僻的至暗时刻”。我们感受到上帝是那么的遥远,上帝的慈爱和拯救是那么地遥不可及。我们的心灵需要得到坚固,需要被上帝的话语教导,需要得到确凿的证据。为此,上帝就将路加福音这卷书赐给我们,让我们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当路加开始这卷书的时候,他是以非常正式的献词作为开始,这是在古代世界常见的习俗,其实在当代的很多著作中,你也会在扉页看到将这本书献给某某人。“1、2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3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4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路加提到已经有好些人提笔作书了,那么为什么他还要写路加福音呢?路加要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详细考察每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要清晰的记载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等,然后按照特定的次序编排,这个次序整体而言是时间次序,从耶稣的出生到耶稣的受难、复活、和升天,但其中某些地方也会按照神学次序稍作调整,这些都显示出路加是非常严谨的学者。

虽然在这卷书的开头没有提到路加这位作者的名字,但是在教会历史中,路加是大家公认的作者。他提到有好些人提笔作书,在当时有很多人记载耶稣的事迹,由于马可福音成书比较早,路加在这里提到有好些人提笔作书,很可能就包括他已经看到的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中很多的材料很可能就是引用了马可福音。这些提笔作书的人述说在我们中间成就的事,就是耶稣基督带给我们的救恩。当耶稣升天之后,那些亲眼看见他复活的使徒们就作为他的见证人,继续传讲耶稣所成就的救恩。当使徒们一个一个相继离世的时候,他们所传讲的信息就有必要记载下来,可以让他们所传讲的信息代代相传。

我们从圣经歌罗西书4:14 “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认识到路加曾经受到非常严谨的医学训练,这需要他仔细的观察、详细的记载、准确的描述,而这些都是优秀的历史学家必备的素养。另外,路加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他是保罗亲密的同工,与保罗共同去过耶路撒冷,行走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上。他讲搜集上来的资料反复考察、推敲验证,然后将它们按着次序编排起来。有学者曾评论说——路加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即便你拿掉“之一”也没有什么问题。

在19世纪的时候,很多圣经学者怀疑路加记载的真实性,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批判,但是100年之后,这些批判一一被推翻。不仅仅是路加福音,整个圣经的记载都是准确无误的。在20世纪初期,英文无神论历史学家威廉·拉姆齐(William Mitchell Ramsay)打算推翻福音书的记载,证明他们记载的不是真理。他决定按照使徒保罗的宣教旅程进行考古溯源,前往那些地点进行考古学验证。拉姆齐博士就在这个“证伪”的过程中归信了基督教,因为他发现每当到了一个地方进行考古,都会证实福音书的某个历史细节。拉姆齐和其他世俗历史学家都承认,路加是整个古代世界中最精准的历史学家。

路加在开头对提阿非罗说,我将这些曾经有先知的预言,现如今已经成就在我们中间的事情,我详细地作了考察,将他们按着次序记录下来,这些都是确凿的。路加写给提阿非罗,这个提阿非罗是谁呢?不仅路加福音在开头的时候提到他,使徒行传在开头的时候也提到了他。经文没有给我们更多线索,但是从路加对他的称呼,中文翻译是“大人”,也可以翻译为“阁下”,在原文中这是用于对身份高贵的人的敬词。提阿非罗很可能是罗马的官员,一个愿意追求学问的人。同时“提阿非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他的希腊文原意是“beloved by God”被上帝所爱的人。

因此,我们可以说,路加福音是上帝借着路加的手赐给了所有如同提阿非罗一样的人,所有渴慕真道的人,所有被上帝所爱的人。让我们知道,在这卷书里你所学到的、你所读到的每个段落,每个事件,都是完全可靠的。这些事实是我们信仰可以被建立起来。要知道,我们所信靠的上帝,是绝对信实的。圣经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上帝所赐给我们的话语,这是绝对可靠的!你真的认识耶稣吗?你对他的了解只是支离破碎的道听途说吗?你的信仰有没有足够坚定,以至于你愿意一生都为耶稣而活,最终也是为耶稣而死呢?如果你想让自己对耶稣的认识建立在确凿可信的事实上,那么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卷书。

路加所记载的第一件事情,是施洗约翰的到来。上帝曾经在玛拉基书应许说,在弥赛亚到来以前,他会差派像先知以利亚一样的开路先锋,预备人心,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而施洗约翰就是这位开路先锋,经文描述他说,“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

我们知道在某个重要的场合,通常都会有主持人先站在公众面前,示意让大家都安静下来,然后为这位要出现的重要人物作介绍,预备人心。你知道这位人物越重要,那么为他作介绍的人就越是有荣耀;约翰是为整个人类历史最伟大的人作介绍,公元元年正是以他的出生作为标记,因此主耶稣在约翰福音7:28那里说,“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约翰的;”

施洗约翰的出生也是非常戏剧性的,路加特别交代时间,“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希律是出了名的为人残暴,他残忍的杀戮伯利恒的男婴,甚至还杀害自己的妻子儿女。犹太人在希律的统治下,只有选择默默地忍气吞声。就在他们经历这些苦难的时候,在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在整个以色列的祭司群体里,他们编排了24个班次,亚比雅排第八个班次。在亚比雅这个祭司班次里,有一个祭司叫撒迦利亚,他的妻子名叫伊丽莎白,圣经对他们的描述是,他们在神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这样的描述并不是说他们是完美无疵的人,没有任何的罪。这是让我们看到,他们是敬畏上帝,竭力追求敬虔生活的人。

他们都已经年老了,但是没有孩子,这是古代社会里是非常羞耻的事情,伊丽莎白会不会被人悄悄地议论、或者被人怀疑有问题呢?有位圣经学者Kent Hughes(肯特·休斯)指出:“在任何文化中,不能生育都是令人极大痛苦的失望。对某些人来说,这是几乎无法承受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都无法与古代希伯来文化中没有孩子的妇女所承受的压力相比,因为没有孩子通常被认为是极大的羞耻,是来自上帝的惩罚。”

人们会觉得上帝在与伊丽莎白作对,本来没有孩子就已经够难受了,她还要承受人们对她异样的眼光,认为她不敬虔,不被上帝祝福。但是伊丽莎白并不是不虔诚,经文让我们看到她和丈夫撒迦利亚都非常虔诚,在人们眼中并没有可指摘的。伊丽莎白不能生育并不是上帝与她作对,很多时候我们都将上帝想的太狭隘、太小了,我们太快就做出了判断。

事实是,上帝在伊丽莎白身上有个更美的计划,他要借着让年老的伊丽莎白怀孕,这在人看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将耶稣基督的开路先锋赐给他们。伊丽莎白在受苦的时候,她肯定也向上帝寻求,但即便在得不到任何答案的时候,依然坚定地信靠上帝,她相信上帝肯定有更美的计划,她相信上帝肯定有最好的安排,上帝依然在她的生命中掌权,她持续地遵行主的一切诫命!很多时候,我们有太多的不知道,这件事情为什么会临到我,这个遭遇为什么让我遇到,伊丽莎白的生命成为我们的榜样——不要让我们远离神,远离教会,持续地信靠,继续遵行主的吩咐!

撒迦利亚按着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职分。照祭司的规矩掣签,他得以进入主殿烧香。在撒迦利亚所在的亚比雅班次里有很多名祭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圣殿烧香,那么由谁来决定呢?是上帝来决定,用抽签的方式,每年从18000名祭司里,抽出十四个人,只有他们有幸在祭坛上烧香。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祭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进入圣殿烧香。撒迦利亚被选中,他一定非常欣喜,但内心也怀着极大的畏惧。

撒迦利亚在圣殿里向上帝做了什么祷告呢?从天使对他的回答来看,“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撒迦利亚似乎在进入圣殿烧香祷告时,他的妻子会不会叮嘱他,请在祷告时记得,祈求上帝赐给我们一个孩子,有这个可能性。但撒迦利亚作为以色列的祭司,他更多是在为全体以色列百姓祷告,为这那位应许的拯救者的来到 祈求神,我们都会唱的那首《以马内利,恳求降临》,这首赞美诗歌,十分贴切的表达了他们迫切的心声。

通常,祭司在圣殿烧香的时候,百姓们聚集在外面祷告。他们看到在圣殿里有烟气上疼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们所祷告的达到了神的面前,当祭司从圣殿里走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共同欢呼庆祝,向上帝感恩!然而,这天却发生一件意外的事情,百姓们等待了很久,却迟迟不见祭司从圣殿里出来。因为当撒迦利亚在烧香的时候,有天使突然向他显现,这是极不寻常的事情。因此,撒迦利亚极其害怕。天使开口向他讲话,“撒迦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伊丽莎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撒迦利亚在上帝面前作了祷告,他们向上帝祈求孩子,但是当这个祷告蒙上帝应允的时候,撒迦利亚却没有信心接受。他祈求了,他祷告了,他来到上帝的面前了,但是从来没有相信上帝有能力成就这样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对上帝超自然的作为不能相信,那么他还没有预备好接受上帝的救恩,因为救恩在本质上是上帝超自然的作为,童女生子、死人复活、升天得着荣耀、有一天还要再来!当听到这些,人们通常的反应就是信不上来。这怎么可能呢?

上帝借着约翰出生这个神迹,预备人心接受更大的神迹;上帝借着约翰所传讲的信息,预备人心领受更伟大的信息——耶稣带给我们的关乎生命救恩的信息!弟兄姊妹们,上帝已经借着许多见证人的口向我们证实,并且有路加详细地考察,精确地记载下来,让我们可以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如今上帝已经将全备的启示、整本圣经、所有关乎救恩的真理都赐给我们了,我们要如何回应上帝的话语呢?就让我们相信领受。

当天使向撒迦利亚报告消息,告诉他约翰将要出生之后,我们知道约翰是那位应许的救主的开路先锋,这就预示着这位救主的出生已经不远了。因此,路加紧接着就记载了天使向马利亚报告,预言耶稣要降生——上帝的拯救已经来到了!天使继续说,这个孩子要在大卫的位置上,作王掌权,他被称为至高上帝的儿子。大卫是以色列的君王,这个孩子要在大卫的位置上,而且是是至高上帝的儿子,他的国度没有穷尽,要直到永永远远。当马利亚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她一定很清楚这是在说什么。这是上帝记念他与大卫所立的约,在撒母耳记下第七章16,上帝应许大卫说:“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 上帝的话要应验了,这位永远作王掌权的君王要来到了!

这时候的马利亚还是童女,耶稣的出生更是不可思议。圣经中有很多不生育的妇女,她们年纪老迈了,例如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撒迦利亚的妻子伊丽莎白,都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上帝让她们还能生养儿女。这些都是极不平凡的事情。但是,在整个历史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童女怀孕生子的事情,马利亚是唯一的特例。如果撒迦利亚听到天使报告他的妻子要生一个儿子的消息,尚且都令他瞠目结舌,马利亚这个童女听到天使的消息更是感到震惊。29节说,“马利亚因这话就很惊慌”

vv.34 马利亚迫不及待地讲出她的疑惑:“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 根据自然定律,结婚才会生子,从来没有童女会怀孕。但是当我们谈到自然定律的时候,要知道这些定律从来不是独立于上帝单独运作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在上帝掌管的范畴之外。我们描述某些自然律的时候,这些都是上帝护理这个使用的常规手段,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但是上帝的作为不必然都遵循自然律,因为上帝不受它的限制,祂可以让太阳停留在天空一整天,没有落日。这是记载在约书亚记第10章的事情,当时约书亚向上帝祷告:“太阳啊,停在基遍!月亮啊,停在亚雅仑谷!果然太阳停住了,月亮也不动了,直到以色列人杀败敌人。” 上帝是创造者,祂以大能掌管万有,他可以使用自然律,但也有绝对的自由使用不寻常的方式。

1:37 “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上帝没有忘记他的百姓,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而且他还要以大能来保证这件事情的成就,有什么是上帝难成的事情呢?上帝以他的大能拯救他的百姓,而且还保证这个救恩必然成就。上帝所要拯救的,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失落,他要保守我们到底,直到耶稣基督再来的那日。你信上帝的拯救吗?耶稣基督是你的救赎主吗?你的保障、你的盼望、你所有的都在于救主耶稣基督吗?如果是的话,那么就不要让我们带着疑惑,心怀二意。我们的一生都在上帝的手中!

Aboutby James Li

"Gospel People" means that we understand the good news about Jesus. The bad news is that we have all blown it and we are very aware that none of us is perfect (Ros that Jesus lived a perfect life, died a sinless death, and rose from the grave as a free gift for us (1 Corinthians 15:1-8). Every day is Christmas and the "present" is forgiveness.

Author Profile Image